红外相机再探生态秘境 黑耳鸢育雏画面首次清晰记录?
来源:尕海则岔管护中心 发布日期:2025-07-29 浏览次数:21
近日,甘肃则岔管护中心则岔保护站的红外监测系统传来重要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耳鸢的育雏全过程被清晰捕捉。这组包含喂食、警戒、雏鸟成长等场景的影像,不仅填补了该物种在本地繁殖生态研究的影像空白,更成为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有力佐证。
作为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生态屏障,则岔保护区一直是珍稀猛禽的重要栖息地。自今年春季发现黑耳鸢巢穴以来,保护站人员便启动专项监测。监测数据显示,黑耳鸢夫妇采取“轮班制”守护后代。在孵化期内,亲鸟以体温持续呵护两枚雏鸟与一枚待孵卵,尤其是舒展双翅覆盖雏鸟的画面,尽显猛禽“柔情”一面。为进一步掌握种群动态,6月17日,保护站技术人员在不惊扰亲鸟的前提下,沿预设监测路线新增布设红外相机,并首次记录到亲鸟捕捉啮齿类动物回巢喂食的完整过程。成鸟将猎物撕碎后逐一投喂,雏鸟争食时发出的清脆鸣叫,通过相机录音功能被同步记录。这些兼具科学性与观赏性的影像,为研究该物种的食性偏好、育雏节律及领域行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
红外相机如同无声的观察者,持续守护着这片生态秘境,一次次为我们带来惊喜。下一步,管护中心将持续扩大监测范围,继续关注黑耳鸢雏鸟离巢后的扩散行为,持续为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支撑。(供稿:卓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