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项机制
联防联控机制:按照邻边区域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就近支援、合力应对的工作要求,着力加强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用火管控、进山入林管理、防火协同联动、火情监测预警、火情应急处置、火情信息共享、共同督导检查八项措施,实现森林草原防火管控全方位覆盖。会商研判机制:加强成员单位、部门之间工作协同效能,完善日常会商、专题会商、高火险时段会商、火灾处置期间会商机制,有效分析研判森林草原火险隐患及火情发展趋势,制定具体防御措施,全力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并完善常态化的沟通共享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成员单位之间信息共享,及时通报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救援力量、基础设施、火险预警等基础信息及实时火情信息,形成森林草原火灾防控的强大合力。资源共建机制:应急、林草部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行业专家团队组建、综合保障能力提升等,持续提升“人防、物防、技防”能力水平。预警叫应机制:辖区出现高火险天气或存在防灭火漏洞时,由市县森防办负责及时启动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不仅要“发得出、送得到”,还要“叫得应”。工作约谈机制:对存在重点工作落实不力、隐患整治迟缓、火情火警多发、火灾扑救不及时及火灾信息瞒报等情形的,由市县森防办负责组织开展工作约谈,及时提醒告诫、督促整改。问题整改机制:市县森防指成员单位及林草经营单位要及时整改森林草原火灾问题隐患,市县森防办根据情形向相关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对整改不力的进行约谈通报,确保隐患消除、补齐漏洞。执法衔接机制:公安和林草部门建立健全协同配合机制、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做好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案情通报等工作,提高火案侦破率,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追究火灾肇事者法律责任。责任清单:对各级林长,森防指指挥、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林站和乡镇工作人员、护林员等8类人员工作责任进一步明晰,确定各自的职责任务、工作内容、完成时限,力求责任明晰。任务清单:针对林草经营单位、基层乡镇政府、行业部门、森防指办公室4个层面,从安排部署、宣传教育、风险研判、火源管控、隐患治理、应急处置等方面分别明确各自日常工作措施,力求任务清楚。督查清单:针对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落实,对重点事项进行梳理,对应转化为各级森防办督查内容,开展定期调度、不定期督查和随机抽查,推动各项防灭火措施落实落细。落实包保责任:进一步规范完善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和村级干部包户的领导干部责任包保制度,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实施工作承诺:各包保责任人要对安排包保的党委政府进行书面承诺,认真落实森林草原火灾包保责任,并督促本地林草经营单位向被包行政区党委政府承诺,坚决防范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来源:甘肃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